兒童發展遲緩

據WHO統計,全球約有6-8%的兒童為發展遲緩。以台灣的出生數,每年會增加1.5-2萬的發展遲緩孩童。 面對少子化的衝擊,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!但是孩子發展遲緩的現實,早療是多數家長會卯盡全力配合的不二選項。值得慶幸的是:僅有10%的發展遲緩兒童為重度;輕度及中度可藉由早療獲得一定程度的進步。但仍有部分的孩童在早療中無法得到預期中的進步,讓家庭的緊張壓力,與無盡的時間/身心/體力的耗損,都像是無法靠岸的孤舟...

現在開始,別擔心!

拉菲爾會是您與孩子在早療路上最堅強的後盾與夥伴!

拉菲爾獨有的相應神經調節療法,以獨特逆行神經調節方式,可以有效地增加腦內血液灌流(rCBF)、重啟缺失或錯置的神經傳導功能,讓早療的肢體、口語、社會適應等訓練更加順利有成效,成為孩子早療路上的最佳助攻手!也讓發展遲緩兒童的家庭,更快速地找回孩子的精彩童年與家庭的幸福氛圍。

發展遲緩的定義是指未滿六歲的小孩在認知、動作、語言溝通、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等方面,與絕大部分同齡孩子相較,有明顯落後或異常的現象。
發展遲緩的原因非常多,無論是先天或後天的腦神經肌肉損傷,或心理社會環境等原因,都可能導致發展遲緩,其中常見的原因包括染色體異常、先天性畸形症候群、腦部發育異常,早產、缺血、缺氧、腦病變,以及心理社會環境因素,如:文化剝奪、忽視、虐待。 發展遲緩之認定需賴父母的觀察、發展史的收集、專業人員的評估以及適當的發展評量工具。若家長懷疑自己的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現象,可以利用全民健保的定期兒童健康檢查或預防接種時,帶去請小兒科醫師檢查,若身心發展篩檢有問題,可能需轉診至小兒神經科或復健科醫師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診斷。

1. 認知發展遲緩
指個人對事物、概念及邏輯、記憶、理解等,較同年齡兒童落後。

2. 生理(動作)發展遲緩
包括粗動作、精細動作及動作靈巧與協調度等。

3. 語言及溝通發展遲緩
包括說話、語言表達、語言理解等。

4. 社會情緒發展障礙
包括情緒失調及社會適應等,如:自閉症等。

5. 非特定性發展遲緩
包括視知覺、聽知覺及感覺統合等。

從出生到六歲是大腦發育速度最快、可塑性最高的時期,對於發展遲緩兒童,如果經過及早的診斷及早期的療育,可以透過醫療、教育、福利等的介入,讓部分發展遲緩兒童減少未來形成障礙的可能性,或是減輕未來障礙的程度。尤其三歲前接受早期療育的效果,是三歲後的10倍,稱為遲緩兒的黃金療育期。故需家長及家庭的配合、參與,有效利用發展遲緩兒童社會資源,支持孩子的潛力發展,切勿錯失治療良機。

發展遲緩腦內研究

雖然兒童發展遲緩的成因多數未明,但是醫學界仍想要藉由研究發展遲緩患童的腦內結構,進行疾病判斷與進一步治療的發展。

一項在2020年發表的臨床數位影像中發現:在新型磁振造影中,發育遲緩兒童在腦結構與運作上確實與一般兒童有顯著差異,包含大腦的左右兩側連結、胼胝體、前額白質、枕葉白質等部位的運作都顯著較低。


論文連結: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3376952/#&gid=article-figures&pid=figure-3-uid-2

發展遲緩腦內研究

幾種常見的發展遲緩 與 拉菲爾相應神經調節 療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