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發展遲緩怎麼辦?


語言發展遲緩指的是孩子在說話、理解語言或表達能力上,比同齡孩子明顯落後。這種情況在幼兒階段並不少見,但若未及時介入,可能影響日後的學習、人際互動及自信心。首先,家長應該先了解「語言發展」包含兩個面向:理解能力(聽懂他人說話的能力)表達能力(說出話語的能力)。有些孩子是單純的表達落後,也有部分孩子同時在理解上有困難。

當家長發現孩子兩歲仍不太會講話、三歲仍無法說出短句,或似乎聽不懂簡單指令時,就應該盡早尋求專業協助。建議先帶孩子到小兒科或復健科進行初步評估,醫師會檢查是否有聽力問題、構音障礙、舌繫帶過短、口腔肌肉發展不足,或是更深層的發展遲緩與自閉症傾向。若有需要,醫師會轉介至語言治療師進行正式的語言能力評估與治療。

治療的關鍵在於「早期介入」。越早接受語言治療,越能在大腦可塑性最高的階段建立語言理解與表達的能力。治療內容包括透過遊戲、故事、口語互動等方式,引導孩子學習詞彙、句型及溝通技巧。同時,家庭環境的配合也非常重要。家長應該多與孩子說話、描述日常活動、閱讀繪本、減少電子產品使用時間,營造豐富的語言刺激環境。

 

若經過一段時間的語言訓練後仍進步有限,醫師會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共病情況,如自閉症譜系障礙、發展性語言障礙或智能發展問題。整體而言,語言發展遲緩不一定等於重大疾病,但若忽視早期警訊,錯過黃金治療期,可能對孩子未來學習與社交造成長期影響。家長應秉持積極態度,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,效果通常會相當顯著。

這篇文章有幫助嗎? /







相關問題
前一篇: 語言遲緩怎麼判斷?
下一篇: 語言發展遲緩算身心障礙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