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律不整指的是心臟跳動的節律出現異常,也就是心跳過快、過慢,或是心跳的節奏變得不規則。正常情況下,心臟的電流傳導路徑會以穩定、規律的方式運作,使心臟每分鐘跳動約 60 到 100 下;然而,當這些電流傳導受到干擾時,心跳就可能出現紊亂,形成所謂的心律不整。
心律不整的範圍很廣,從完全沒有症狀、對健康影響不大,到可能引發昏厥、心衰竭,甚至增加中風風險的嚴重程度都有。常見的心律不整型態包括心搏過速(心跳過快)、心搏過緩(心跳過慢)以及早期收縮(俗稱「心臟漏跳一下」的感覺)。有些心律不整像是心房顫動,會讓心臟跳得非常不規則,增加血栓形成的機率;而其他類型如室性心搏過速,則可能危及生命,需要立即處理。
臨床上判斷是否為心律不整,通常會依靠心電圖(ECG)檢查,必要時也會安排 24 小時或更長時間的心律監測(Holter),以捕捉間歇性發生的異常。醫師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來評估,如胸悶、心悸、暈眩、疲倦、氣喘、黑朦或昏倒都是心律不整可能出現的表現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沒有症狀並不代表沒有心律不整,尤其是年長族群或本身有三高、心臟病、甲狀腺問題者,更需要定期檢查。
造成心律不整的原因包括心理壓力、睡眠不足、過量咖啡或酒精、電解質異常、心臟結構問題、感染、藥物副作用等。有些是短暫的、可逆的,但有些則可能與長期疾病有關,需要持續治療。
只要心跳的速度或節奏偏離正常規律,就可能屬於心律不整。若您經常感到心悸、跳漏、胸悶或頭暈,建議儘早就醫檢查,了解是否為心律不整及其原因,以便及早治療與預防併發症。
欲接受相應神經調節療法,請加入 Line 好友諮詢。
點擊加入好友欲接受相應神經調節療法,請加入 Line 好友諮詢。
點擊加入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