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律不整是一種心臟電氣傳導異常,可能表現為心跳過快、過慢或不規則。在日常生活中,有些人會感覺胸悶、心悸、頭暈甚至呼吸困難,這時往往會想透過按壓特定部位來緩解。然而,需要先澄清的是,心律不整並非單純靠按壓某個點就能治療或完全控制的狀態。
有些民間或自我保健的方法提到,可以刺激迷走神經來暫時緩解某些快速性心律不整,例如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。常見的方法包括「頸動脈按摩」或「瓦爾薩爾瓦動作」(用力屏氣或像憋氣排便一樣的動作)。頸動脈按摩是指輕輕按壓頸部一側的頸動脈竇,透過刺激迷走神經降低心跳速度,但這種做法有風險,尤其對於高齡者、已有頸動脈狹窄或心血管疾病的人,可能導致暈厥、腦中風甚至心臟停頓,因此必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。瓦爾薩爾瓦動作雖然相對安全,但效果有限,也不適合所有類型的心律不整。
心律不整的自我按壓只能視為緊急臨時處理手段,而非根本解決方法。最重要的是及早就醫,由心臟科醫師進行心電圖檢查、24小時心電監測或其他必要檢查,確認心律不整的種類及嚴重程度。治療方式可能包括藥物控制、心臟導管消融或植入式心律調節器等,而這些方法才是根治或長期控制心律不整的關鍵。
因此,民眾遇到心律不整時,不建議自行按壓或依靠所謂「穴位療法」作為主要治療,而是應該把握症狀出現的時間、頻率及誘發情境,並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,以降低心臟併發症的風險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