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能恢復嗎?


「失智症是否能恢復」是許多家屬最關心的問題。首先需要理解的是,「失智症」並不是單一疾病,而是一群造成認知功能退化的狀態,其背後可能有許多不同類型與原因。因此,能否恢復,取決於造成失智的病因是否可逆,以及是否能及早介入。

大部分的失智症類型(如阿茲海默症)屬於不可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。這類疾病因為腦細胞逐漸退化、消失,目前的醫學仍無法讓受損的神經細胞再生,因此無法完全恢復到原本的認知狀態。不過,透過適當的藥物、復健、人際活動、飲食與生活調整,可以「延緩退化速度」、改善症狀、提升生活品質,使患者的退化曲線趨於緩和。

然而,有些「像失智,但可恢復」的狀況,是屬於可逆性失智或可逆性認知障礙。這些原因包括:甲狀腺功能異常、缺乏維生素 B12、肝腎功能異常導致的代謝問題、出血或腦壓問題、慢性感染、酒精成癮、藥物副作用、嚴重憂鬱症(假性失智)等。如果能找出真正原因並及時治療,認知功能可能有機會大幅改善,甚至接近恢復正常。

此外,高齡者常見的「譫妄(Delirium)」也常被誤認為失智。譫妄通常由感染、脫水、電解質失衡、住院環境變化、藥物等誘發,若能找到原因並治療,症狀往往能顯著逆轉。

 

真正的神經退化性失智症目前無法完全恢復,但可透過治療延緩退化;而部分類似失智的狀況是可逆的,只要及早診斷與治療,認知功能確實有恢復的可能。 若懷疑身邊的長輩出現記憶退化或日常功能變差,建議盡早至神經內科、老人醫學科、身心科進行完整的認知功能評估,越早處理越能保留認知能力與生活品質。

這篇文章有幫助嗎? /







相關問題
前一篇: 失智的人知道自己失智嗎?
下一篇: 為什麼忘東忘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