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前兆看哪一科?


當民眾開始出現疑似失智症的早期徵兆時,例如記憶力明顯下降、做事變得容易分心、情緒突然變得敏感或容易生氣,甚至在熟悉的環境中感到迷惘,許多人會不確定到底該先看哪一科。其實,在臺灣臨床醫療體系中,懷疑失智症最常求診的科別是神經內科與身心科(精神科)。兩個科別都能提供失智症相關的評估與初步診斷,只是各有不同專長。

神經內科通常是大多數患者與家屬的第一站。失智症本質上是一種腦部退化或受損造成的認知障礙,因此神經內科醫師會透過腦部影像(如 MRI、CT)、神經傳導檢查與相關血液檢驗,排除中風、腦瘤、腦部感染、甲狀腺功能異常、維生素缺乏等可能造成「類似失智症症狀」的原因。若懷疑為退化性失智症,如阿茲海默症、路易體失智症等,神經內科醫師也能協助進行後續追蹤與藥物治療。

另一個常見選擇是身心科(精神科)。如果患者的主要問題不只是認知退化,還伴隨焦慮、憂鬱、睡眠障礙、妄想或行為改變,身心科醫師會更適合介入。尤其是「憂鬱症造成的假性失智」在中高齡族群中相當常見,症狀與失智非常相似,但只要治療情緒問題,多數人都能恢復清晰思考,因此透過精神科醫師的鑑別診斷非常重要。

如果您或家人已經有明顯、持續性的記憶退化、方向感變差、語言表達困難、個性改變或生活功能下降,建議先掛神經內科或身心科皆可。如果不確定,也可先由家醫科或老年醫學科初步評估,再轉診至合適的專科。越早就醫,越能釐清是否為可逆性原因、失智症前期(輕度認知障礙)或真正的失智症,並及早介入治療,延緩病程、改善生活品質。

 
 
這篇文章有幫助嗎? /







相關問題
前一篇: 為什麼忘東忘西?
下一篇: 失智可以去日照中心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