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一樣嗎?


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常被民眾混為一談,但兩者其實並非完全相同。失智症(Dementia)是一個「症候群」的總稱,指的是大腦功能因各種原因而受損,影響記憶力、注意力、語言、判斷力、執行能力與日常生活獨立性等。換句話說,失智症就像「發燒」一樣,是一種表現,是許多不同疾病可能造成的結果。而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)則是造成失智症最常見的單一疾病類型,約占所有失智症患者的 60–70%。因此,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的一種,但所有的失智症並不都是阿茲海默症。

在阿茲海默症中,患者的大腦會出現「類澱粉蛋白(amyloid)」堆積,並伴隨神經纖維糾結,使腦細胞逐漸退化、死亡,最典型的早期症狀是短期記憶下降,例如重複問相同問題、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等。隨著疾病進展,語言能力、空間感、判斷能力與日常生活功能也會逐步惡化。相較之下,其他類型的失智症,例如血管型失智症、路易體失智症、額顳葉失智症,可能會從不同症狀開始,如步態變差、行為改變、情緒起伏、注意力問題或幻覺等,病程與治療策略也有所差異。

因此,當家人出現記憶力減退或行為變化時,重要的是接受完整的神經心理評估、影像檢查與血液檢測,以確認是哪一種類型的失智症。不同類型的失智症需要不同的治療和照護計畫,包括藥物、非藥物認知訓練、生活習慣調整、慢性病控制與家庭支持等。

 

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種類之一,但失智症並不等於阿茲海默症。了解彼此的差異,有助於家屬更早察覺症狀、及時就醫,並為患者規劃更合適的照護策略。

這篇文章有幫助嗎? /







相關問題
前一篇: 失智症的治療有哪些?失智症是否可以治癒?長新冠腦霧如何治療?
下一篇: 失智症會有什麼行為?